返回列表页

俄国切断天然气供应,欧洲采用煤炭发电?二氧化碳含量暴增2倍

来源: | 作者:德瑞洁能 | 发布时间: 2022-05-26 | 5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德瑞洁能

栏目主编:王雷

近日,俄乌战争吸引全世界的眼球,人们都在迫切关注俄乌战争局势的变化,然而忽略了俄乌战争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前,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绿色时代,而俄乌战争无疑让各国近年来所做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以欧洲为例,短短2周,欧盟碳排放权的价格从近100欧元/吨二氧化碳快速回落到58欧元。然而,在俄乌战争严峻的局势下,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暴涨,欧洲被迫加大使用较便宜的煤炭发电,煤炭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是天然气发电的2倍,这无疑推进全球“霾化”的进程。


2021年3月16日,IQAir全球空气质量数据平台发布《2020年全球空气质量报告》和在线全球互动地图,新数据揭示了疫情和人群行为变化对全球颗粒物污染(PM2.5)水平的影响。该报告汇总了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PM2.5数据,而数据来自由利用地面监测仪得来的全球空气污染数据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新加坡(-25%),北京(-23%)和曼谷(-20%)观察到样品中PM2.5排放量大幅减少。圣保罗(+5%),洛杉矶(+1%)和墨尔本(+1%)观测到的PM2.5相较2019年上升幅度最大——这三个城市都受到严重野火季影响,从而大幅影响了PM2.5的年平均值。


报告指出,2020年,由于疫情封锁措施和人类行为的改变,全球空气总体上更加健康。而国家环保部表示,雾霾的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排放,从观测数据看,燃煤排放直接相关的有机物、硫酸盐、黑炭等物质,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这也直接证明了生产和生活中的燃煤污染是导致全球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的首要来源。


就国内来说,我国每年的燃煤量巨大,燃煤制热排放导致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国家针对国内的燃煤排放问题,致力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在相关新能源政策支持下,我国开始推进热泵技术的研究和系统的优化研究,力求通过热泵技术代替传统燃煤制热,解决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热源,推进绿色生产。

就北京来看,北京与2001年率先启动煤改电,经过近五年的摸索、总结,最终达成目前以空气能热泵采暖为主,蓄热式电采暖为辅,取消直热式电暖气的体系。空气能热泵采暖主要运用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大量空气能以及少量电能来驱动运作的,具有环保、节能、零排放、零污染、安全、智能等特点。

热泵采暖的应用从根本上抑制了燃煤排放的污染气体及粉尘颗粒的产生。截止到2016年,仅北京地区累计使用热泵代替燃煤供暖的用户来说,每年燃煤量减少1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6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34万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减少1.24万吨,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数据,也是热泵技术得到国内认可的依据,更是环境得到改善的体现。


在国内热泵行业内,德瑞洁能一直致力于从事清洁能源利用、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生产、安装和运维,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德瑞洁能具有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客户信誉,这也使得德瑞节能能从众多热泵行业中脱颖而出,目前,经过数十年不懈研究,已经在传统一代热泵系统基础上实现智能创新,研发出二代热泵设备,采用模块化的一体机设计,缩小了系统体积,节省安装空间,可采用室外机形式,大大减少了基建施工,整体工期短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德瑞洁能目前正在设计的物联网云平台,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分权限地实现远程的系统监测和控制,也可以实现远程升级、系统优化、故障预警等,通过常年的数据监测,可以实现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推动热泵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为解决国内雾霾问题提供力量。